各口腔操作檢查的體位調節
來源:醫學教育網 投稿人: 時間:2018-05-15 瀏覽次數:
各口腔操作檢查的體位調節
①口腔一般檢查:調節治療椅,患者仰臥位,頭部與醫師肘部平行,檢查上頜牙時,患者咬合平面與地面成45°~90°角,檢查下頜牙時,咬合平面盡量與地面平行。
②咬合關系檢查時,患者坐于治療椅上,調整椅位,使患者(牙合)平面與水平面角度在0°~45°之間。
③上牙槽后神經阻滯麻醉:患者半張口,上頜平面與地面成45°。
④腭前神經阻滯麻醉:患者頭后仰,大張口,上頜平面與地面成60°。
⑥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:囑患者大張口,下牙平面與地面平行,將注射器放在對側口角,即第一、第二前磨牙之間,與中線成45°。
⑦齦上潔治術:患者體位:上身向后仰靠,使患者的頭部與醫生的肘部平齊。潔治下頜牙時下牙咬合平面基本與地面平行,潔治上頜牙時上牙咬合平面與地面約呈45°~90°角。
⑧牙拔除術:拔除上牙時,患者上頜咬合平面與地面呈45°角,其高度應在醫生的肩關節和肘關節之間。拔除下牙時,患者下頜咬合平面與地面平行,其高度應在醫生肘關節以下。
⑨牙體預備:預備下頜后牙時下頜牙列頜平面與地面成0°~45°。患者上頜牙列的(牙合)平面與水平面垂直,稍高于術者肘部。